刘鑫林 忻州日报玖联优配
今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
在新疆支教的忻州师范学院学生们学习回信精神后心潮澎湃。这封回信既是对新时代青年扎根边疆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忻州师范学院27年支教传承的深切勉励——
6月27日,忻州师范学院体育系220玖联优配2班学生娄宇豪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策勒县第五中学讲授足球体育课。
2024年盛夏,忻州师范学院148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踏上西行征程,奔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自治区等17个服务地。其中94名师范生(占比63.5%)在“乡村教育”“服务新疆”“服务西藏”等七大专项中践行青春誓言。
展开剩余81%这抹亮色,正是自1997年启动实习支教工作以来,连续27年(每年两批)派出55批65000余名大学生所铺展的支教版图缩影。支教版图覆盖山西省内忻州、运城、阳泉等8个市及省外海南五指山、河北雄安新区、新疆策勒、阜康等25个县(市、区)700余所农村中小学。当“万人下乡村,千人出山西,百人走丝路”的足迹镌刻在中国大地,一条扎根乡土的教育扶贫血脉始终奔涌不息,一条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创新之路愈发明晰。
0
破局:三位一体锻造育人金链
面对部分偏远地区农村学校“教师显性隐性流失、师资短缺、结构不合理”的困局,忻州师范学院以“全程实践教学改革”破题。1997年肇始,2008年明确方向,至2013年形成成熟的“师范院校—地方政府—乡村学校”(UGS)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成为现代教师教育模式的先行者。该机制以高师院校主导、地方政府支持、基层学校配合为核心,学院主动寻求地方政府支持,签订合作协议推动支教下沉;地方政府发挥组织协调、政策支持、经费保障作用;乡村学校改善环境,与师院共抓学生管理指导。学院将实习支教深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夯基础”:第一、二学年通过学习实践“站上讲台”;“强技能”:第三学年以学期支教实践“站稳讲台”;“重实践”:第四学年返校提升“站好讲台”。
在新疆阜康市晋阜小学,忻州师范学院实习支教生黄毓璇的经历印证体系成效:“地方教育局配备的导师每周听评课,带队教师驻县指导,半年实践胜过三年理论积累。”这得益于学院建立的“全程管理、全面管理、全员管理”系统——校级领导组统揽全局,实习支教管理部专职协调,教学系工作组具体实施,县区教育局联动保障,基地校“师徒结对”精准指导,五级管理体系为育人实效提供坚实支撑。
0
赋能:支教杠杆撬动乡村变革
27年65000人次的支教接力,相当于每年为基层补充1700余个师资岗位。这些年轻力量不仅缓解师资短缺局面,更成为教育变革的催化剂。带理念:传播现代教育理念与科技文化信息;促均衡:带动区域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强造血:通过换岗培训累计培养农村教师7000余人次。
2020年9月玖联优配,忻州师范学院创新实施“附中品牌+实习支教”托管模式,与地方政府共建忻州师院附中阳方口中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满足农村学生“有学上、上好学”需求。此项改革获《人民日报》专题报道——《山西忻州师范学院探索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为乡村中学配外援》。
支教更是文化浸润的桥梁。在晋北黄土高原,支教生刷标语、办广播、参与文明家庭评选;在海南五指山,他们走访农户开展社会调查;在新疆和田,师生共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这些实践悄然改变着家风、村风、乡风,更锻造出扎根山乡的教育脊梁——该校85%的师范毕业生长期服务乡村,成为基础教育的骨干力量。
“民族团结我践行”——忻州师范学院实习支教生在新疆阜康。
0
西进:青春坐标锚定国家战略
当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学院支教版图持续向西延展。西部计划成为践行“国之大者”的新载体,2024年岗位对接人数蝉联山西省第一,148名志愿者延续2019年以来1200余名西部支教生的薪火。忻州师范学院创新构建协同育人格局,精准动员:针对西部教师短缺现状,开展乡村教育专项宣讲会,2024年对接岗位中师范生占比达63.5%;双导师制:实施“1+1+N”培养模式,为志愿者配备“校内专职团干+优秀往届志愿者”双导师;校地融合:与新疆策勒、阜康多校建立合作关系,五年间32%的支教生通过西部计划留疆工作。
在阜康市城关镇中心小学,忻州师范学院实习支教生张馨誉说:“往届志愿者导师传授的维吾尔语教学技巧,让我真正走进学生心里。”这种传承被真实地记录,见证着青涩学子蜕变为时代新人的历程。每一个故事都印证着理想与信念的力量在青年一代心中扎根生长,推动着他们在新的时代勇毅前行。
0
初心:廿七载砥砺铸就育人丰碑
这条特色育人之路收获国家高度认可,2007年入选教育部、财政部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9所师范院校之一),2009年“地方师范院校实习支教的探索与研究”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作为全国高校唯一代表获国务院“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9年扶贫实习支教管理处获山西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各级领导多次亲临考察指导,对该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0
致远:乡村振兴再启新征程
站在新起点,忻州师范学院开启更深层次探索,凝练实习支教办学特色,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质量发展路径,做大做强“万人下农村、千人出山西、百人走丝路”格局,重构师范院校、地方政府、乡村学校新型关系,系统变革乡村教育生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正如支教生原创歌曲《育树西花》所唱:“把知识的根系扎进黄土,等理想在边疆绽放春天。”当65000人的足迹连成中国教育扶贫的等高线,这条延续廿七载的支教长路,仍在广袤西部书写着立德树人与教育强国交融的时代史诗。
来源: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玖联优配
发布于:山西省优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